Translate This Article

Print Friendly and PDF

2010年12月8日星期三

艾西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 (The Complete Robot)

書名:艾西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 (The Complete Robot)
作者:以撒.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評級:★★★★★


很少推薦人買些甚麼書,就算是五星作品,我都是推薦是「必讀」而非「必買」。本書會是一個例外,首先是它夠經典,是機器人故事的上乘作品,也經得起時間的千錘百鍊;第二是它夠短,短得十數分鐘就可讀完一個獨立的故事,很適合節奏快的香港人;第三是它的重讀性非常高,短短地讀過之後都意猶未盡,將讀者帶進無窮的想像空間;第四是它的哲理味濃,作者卻用一些很有趣的故事表達出來,不沉悶之餘還能作深刻的讀後反思。我真的很誠意推介各位買一本回家仔細品嚐。

《艾西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已經網羅了《我,機器人》之中的所有作品。雖然《我,機器人》的故事並不齊全,但它加插了一些過場的情景(主要是記者訪問蘇珊凱文時,蘇珊凱文發表自己對機器人發展史的睇法),使到故事讀起來比較暢順和合理。不過,現時市面上已找不到《我,機器人》一書了,所以它便成為了讀者群之間的一種收藏品。

艾西莫夫在他的機器人系列中,為機器人定下了三道法則,這三道法則是所有機器人故事的基礎。對於擁有「正子腦」(Positronic Brain)的機器人來說,這三道法則是牢不可破的;引用書中專家的話,要機器人違反三法則,是數學上的不可能,因為這三法則是正子腦運算的根本。既然魔法師已表明這一點,他又可以在我們的眼前表演甚麼戲法呢?

讓我們先瞭解一下機器人學三大法則(The Three Laws of Robotics):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這三法則,是防止更優秀的機器人反過來統治人類。在三法則的規管下,機器人是人類的工作伙伴,忠誠地為人類服務。表面上一切都會正常運作,不過,基於人類的「科學怪人情意結」,以及三大法則的漏洞(對!三法則不是完美的,你能看得出來嗎?),所以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而在艾西莫夫之後,也有不少科幻作家爭相效仿,寫了很多出色的機器人故事。

《艾西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是一部短篇集,內裡合共三十一篇作品被分門別類:非人形的機器人、不動的機器人、金屬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鮑爾與多諾凡、蘇珊凱文、兩篇壓軸之作。由於故事數量眾多,所以我們依本書分類的方法,將評論分成數篇推出。

◆非人形的機器人:
 ◇《孩子最好的朋友》(1975年)
 ◇《莎莉》(1953年)
 ◇《總有一天》(1956年)
◆不動的機器人:
 ◇《觀點》(1975年)
 ◇《思考!》(1977年)
 ◇《真愛》(1977年)
◆金屬機器人:
 ◇《AL76走失記》(1941年)
 ◇《無心的勝利》(1942年)
 ◇《天堂異鄉人》(1974年)
 ◇《光雕》(1973年)
 ◇《分離主義者》(1967年)
 ◇《小機》(1940年)
◆人形機器人:
 ◇《讓我們同在一起》(1956年)
 ◇《鏡像》(1972年)
 ◇《三百年慶事件》(1976年)
◆鮑爾與多諾凡:
 ◇《第一法則》(1956年)
 ◇《轉圈圈》(1942年)
 ◇《理性》(1941年)
 ◇《抓免子》(1944年)
◆蘇珊凱文:
 ◇《騙子!》(1941年)
 ◇《保証滿意》(1951年)
 ◇《列尼》(1957年)
 ◇《校工》(1957年)
 ◇《消失無蹤》(1947年)
 ◇《逃避!》(1945年)
 ◇《冒險》(1955年)
 ◇《証據》(1946年)
 ◇《可避免的衝突》(1950年)
 ◇《女性直覺》(1969年)
◆兩篇壓軸之作:
 ◇《……汝竟顧念他》(1974年)
 ◇《雙百人》(1976年)

(以下內容開始透露劇情,請各位自行決定是否繼續閱讀下去。)














首先開始評論的,是非人形的機器人篇,共有三篇。

既然機器人可以不是人形,那麼怎樣來定義甚麼是機器人,甚麼不是機器人呢?我們可以用是否裝配有正子腦(Positronic Brain)來定義。若然一個外殼之內裝備了正子腦,那無論它是一部汽車,還是一個盒,都可以被稱之為機器人。這三篇故事,雖然未必所有正子腦都遵從三大法則,不過,艾西莫夫很強調機器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就算它只是一個盒)。既然已開宗明義地表明了這概念,就可以繼續探討本部份的三個故事了。

《孩子最好的朋友》是一篇很容易理解的短作品,主要是討論機犬是否有真正的感情。父親提出的論點是,機犬只是一堆鋼鐵和接線,它對主人的愛和忠誠是被程式所設定出來的;但小兒子的論點則為,真正的蘇格蘭犬內裡的構造,腦部的運作,怎發出感情等,人類真能明白其原理嗎?若不明白,人類又憑甚麼可以說機犬的忠誠是不真實的?哪樣東西有否靈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主人真正的愛著機犬啊!這篇作品,比起《小機》來得短,感染力未及《小機》,但思辯卻來得更扼要。忽然想起,SONY也曾有「電子狗」的推出,其實,機犬的這一個未來,可能離我們不會很遠。

《莎莉》中的機器人不用遵從三大法則,所以展現出來的機器人更特顯了他們的獨立性。他們就好比農莊中的動物,不過已不用再為人類服務,安享著其退休的生活。作者刻意讓吉爾宏用粗暴的手法取得車子謀利,成為一個歹角;但撇開這點不談,機器人為人類服務是否天經地義?機器人的服務應該去到那一個地步?人類算否在勞役機器人?機器人是否有反抗的權利?就算到最後,愛車如命的傑可佛克斯都沒有答案,甚至連他最寵愛的莎莉,他都變得有點懼怕。或許要消除人與機器之間的矛盾,雙方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吧?

《總有一天》或許就是人類所恐懼的未來。說書人最後的冀許「總有一天……」會怎樣呢?作者雖沒有明言,不過,說書人倒講得很清楚,當繼主對電腦越來越殘酷,而電腦越來越聰明,能力越來越強大,總有一天,電腦會群起反抗,取代那些已經將文字列為古董,變得越來越蠢和越來越懶惰的人類。這引申出一些問題:人類應否將所有東西都交給機器去做?如果機器人的思考能力比人類高,人類本身是否該成為被淘汰的物種?在此情況下,人類該怎樣自處?

害怕機器取代自己這種科學怪人情意結,自工業革命後已經開始萌芽。艾西莫夫絕大部份的機器人故事,對此都表示樂觀,認為人類不會這麼愚蠢,發明一些會把自己毀滅的東西出來,所以就有了機器人三法則。

這三篇故事雖然都未涉及三大法則,不過已開始點明,當電腦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不可避免會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是意識。我們實在不能抹煞這新智慧物種的各種權利(就算它們只由我們創造出來。)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工具,比起人類本身更有能力、更有智慧,當機器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權利後,人類將會陷於一種何等尷尬的局面?

(待續:艾西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不動的機器人)


相關資料:

書名:我,機器人 (I, Robot)
作者:以撒.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譯者:葉李華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科幻推進實驗室
出版日:2006年3月1日
ISBN:986-7415-91-4

書名:艾西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 (The Complete Robot)
作者:以撒.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譯者:葉李華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科幻推進實驗室
出版日:2009年8月1日
ISBN:978-986-6651-79-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