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後的未來】
鴉片戰爭,打開了香港的歷史。有誰比香港人,更有資格講鴉片?
眾所周知,精神科藥物刺激內分泌,激發人類基本情緒。我們知道濫藥禍害,不會胡亂服用這些紅藍黃綠的小藥片。不過,今時今日,一部智能電話,比起這些小藥片,更能激發仇恨、慾望。想想多少香港人,每晚追看何生何太直播而不能自拔?其故在於科技成癮,同樣在體內,產出多巴胺、腦內啡這些天然物質,來「獎勵」人類行為。香港資訊發達,智能電話滲透率又高,卻沒有很多人願意面對這個問題,改變惡習。
在《I.M.U.》,我們發現,現實就是科幻;在《I.C.E.》,作者空晴,設下了一條公式,帶領大家看看5分鐘後,人類會陷於甚麼困境:
人類慾望 x 人工智能 x 企業全球化 = 災難
【法蘭克斯坦】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本該完美,可是人類吃下禁果。自此,小說家都依循老祖宗瑪麗雪萊(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的步履:「人類按照自己形象創造的科學怪人,必定是災難。」這是科幻故事的Rule Number One。200多年後,我們讀《I.C.E.》,科學怪人就是人工智能。
與其怪責科技,或者伊甸園的蛇,倒不如自省,人類是否沒有自由意志,去抵擋腦內啡?透過實現慾望,來獲得快感,是否比接受指令的機械人,還要低級下賤?
楊傲雪/IMU夥拍ICE開發出沉浸式(Immersive)體驗,使用者都不能自拔,企業自然賺到盤滿缽滿。用現代講法,沉浸式體驗,就是未來版的AR/VR。既然簡陋的社交媒體,都可以令人類樂此不疲,那麼,沉浸式體驗自然更能產生雪球效應。套用作者的話,這是一個具傳染性(Contagious)的封閉式循環(Close Loop,圍爐)。在科技幫助下,所有最原始的情緒,都被擴音器般放大,令更多人上癮,更難離開系統。
【群雄崛起】
既牽涉龐大利益,楊傲雪自然成為眾矢之的,要對付她的人,有如恆河沙數,富能力者亦不匱乏,成為魔王包圍網:秦舜堯的分裂人格貝莎,企業微中子的人工智能WE,AI之父林蔚,天材醍醐一生……由股權收購戰,到伺服器攻防,《I.C.E.》都有精彩描寫,令讀者目不暇給。
最誇張的,空晴每道菜式都各有特式,不但上菜速度快得驚人,而且味味層出不窮;當我以為故事已到達高潮,卻原來作者才剛剛擺好棋盤,好戲還在後頭。精彩橋段,一本書根本裝不下,第三部要分成上半、下半兩冊。
我曾經埋怨,前作《AIxDID》情節太過明快,令轉折稍為突兀,有些技術細節又描述過簡,讀者很易就跟不上作者創意。本作《I.C.E.》上半冊,空晴應該花了心思,調節了講故事的步伐,妙語連珠之餘,讀者亦有足夠空間消化種種Hi-Concepts。
【科技越進步‧人類越墮落】
我們再來看看,空晴設下的公式:慾望、AI、企業……有否給予各位「電馭叛客」(Cyberpunk)之感覺?不少科幻迷都覺得Cyberpunk題材走向沒落,但我認為,Cyberpunk只是從想像走進現實,成為一個終於要面對,更加逼切的課題。
越是逼切,越需要有洞見的人提醒大眾。
作者看到的,並非單單飯碗不保,而是一個「不變,就滅亡」的形勢。大眾純粹顧慮人工智能的威脅,即明顯地忽視了跨國企業、人類無止境慾望的加乘。「叛客」的出現,就有種「去中心化」,不隨波逐流,對抗威權的意味。林蔚正正就是叛客典範。
《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 1982)視覺效果當然過時,《創戰紀》(Tron: Legacy, 2010)也令人看得一頭霧水,但空晴就是給大家一個醍醐灌頂,鐵屋吶喊:「Cyberpunk的威脅已經到來,不能再裝睡下去了。」
支持本土創作,實體書購買連結:
支持本土創作,電子書購買連結:
聯絡《ICE》作者空晴:
創造和釋放科學怪人的一班人,曾一度集體聯名要求共同控制科學怪人的發展,而與此同時 — 確然是同一時間地、同步地 — 瘋狂加大資本投資,這是近年見過最滑稽地弔詭的黑色笑話。
回覆刪除資本追逐利潤,本質就是無限追逐慾望的遊戲,以有涯隨無涯,就如只要不斷追逐GDP增長,環保就一定是偽命題。這個科學怪人會把世界與未來帶往哪裡?製造科學怪人的智人不知道,也不會理。也許《株羅紀公園》的名句是最便利就手的推搪:life has its own way. 即是:走著瞧。
這就是智人對世界大未來的最佳預測,戰略家、大趨勢觀察者、思想家、智者、靈媒,都是這句,走著瞧。
的確是,cyberpunk已走進現實,只是吧台的調酒師不是全身義體化,以機械手臂快速地調製著紫色冷光的詭異雞尾酒而已。大家都在深圳或台北愉快地喝著手搖,其實是不是吞了藍色藥丸?
電影"her"的情節,花了12年成為事實。這本書寫了9個月,部份情節未必不會在未來9個月內成真。「cyberpunk從想像走進現實,成為一個終於要面對,更加逼切的課題」,問題是,智人與聰明的科學怪人都不知道課題是甚麼、問題是甚麼,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當船長下令轉舵,卻發現鐵達尼號體積太過龐大,根本不能駕馭時;乘客衣香鬢影,聽著小提琴,跳著舞,開著派對。我們以為剝奪了恐龍的生育能力,侏羅紀公園就是樂園,but life has its own way,恐龍突破了人類賦予的基因鎖,變成了雌雄同體。那句「走著瞧」很恐怖,根本沒有人掌握發生甚麼事,只能眼睜睜看著鐵達尼撞向冰川。機械人三大定律在哪?就算法蘭克斯坦不替科學怪人製作夏娃,也不會知道生化人有沒夢到電子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