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 Kirk被Tyler Robinson槍殺,震驚全球,特朗普甚至下令全美下半旗致哀四天。震驚後,我迎來更大的震驚,就係點會有人,比暗殺者更冷血,對Charlie Kirk既死大肆慶祝?呢班慶祝既人,又點將佢地既卑劣合理化過來?
我毫不理解左膠既邏輯所在,為甚麼支持「擁槍權」就應該被槍殺?難道我也應該,對被姦的短裙女仕幸災樂禍嗎?兩者有甚麼必然關係?
再舉其他比喻:支持搭車代步,然後卻遇到車禍,是否抵撚死?唔搭飛機就唔會遇到空難?唔係暴動現場出現就唔會俾警察告暴動?
我覺得左膠真係有病。
【擁槍權】
支持擁有槍械,與支持殺人,完全係兩碼子既事。
唔通我支持汽車代步,就等於支持拎架車去撞人?既然被車撞死既人數,多於被槍殺既人數,何不索性取締汽車?既然鑽石山荷里活商場有白卡斬人,何不要求買刀實名登記?
左膠從來唔考慮現實,更要其他人付出代價,幫佢地既理想買單。咁反對槍械,點解唔試下叫美國銷毀晒手上既核武,咪世界和平囉!唔work丫嘛,會俾哈馬斯、俄羅斯、中國、伊朗打到仆街嘛!手持武器,唔等於贊成亂咁打人,也可達到震懾效果嘛!好難明咩?想要和平、想要民主,都要有武力Backup,人地先睬你。現實世界,就係咁殘酷。
退一萬步,就算你唔同意我對現實既睇法,都唔應該諗,俾人槍殺係「報應」掛?
【Charlie Kirk到底做過乜】
佢做既,只係走進校園,同學生公開辯論,要求別人「証明他是錯」(Prove me wrong)。如果你唔同意佢既觀點,你就同佢辯論啊!呢個不正是言論自由既體現嗎?在200米範圍外暗殺,打穿Charlie Kirk頸動脈,令佢收聲,有咩咁值得慶祝?難道呢個就係左膠既勝利?但我就覺得咁係懦夫所為,因為,左膠永遠冇辦法靠辯論勝過Charlie Kirk。
霍爾(Evelyn Beatrice Hall)於1906年曾說:「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法語:Je ne suis pas d'accord avec ce que vous dites, mais je me battrai jusqu'à la mort pour que vous ayez le droit de le dire. 英語:I do not agree with a word t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高呼「愛與和平」的左膠,熱衷嘲諷蒙難者(Charlie Kirk),更甚於譴責暴力,實在令我歎為觀止。
這不是愛與和平,更沒有邏輯可言。這是左膠對Charlie Kirk的仇恨與暴力。
![]() |
Charlie Kirk 被槍殺,留下妻子,三歲的女兒,與一歲的兒子,左膠卻大肆慶祝。他是虔誠教徒,愛家庭,反對墮胎傷害嬰兒,卻被左翼媒體,出於政治需要,標籤成法西斯和納粹。 |
左膠毫無邏輯,亦超虛偽,口說包容,但就以行動去cancel。在一些大學校園,如校職員邀請一個保守派人士來演講,都會被鬥,被逼到辭職為止。
回覆刪除coldplay本也很左,說悼念charlie kirk,便被左翼批判,這是左匪鬥左膠。
charles kirk是捍衛言論自由的殉道者。他的死將進一步帶動全球向右轉。
高舉DEI大旗,作的卻是喪盡天良的事:扣帽子,煽動仇恨,以傳統價值為鬥爭目標。有沒有令大家聯想起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現在美國版林彬都出現了。
刪除就連Stephen King,未經查證就老屈Charlie Kirk說過用石頭丟死同性戀者。今次還是JK Rowling清醒:「如果你認為政治對手應該以暴力或死亡來懲罰,你就是恐怖分子。」原文:https://x.com/jk_rowling/status/1966256971134234678
Charlie Kirk被槍殺,對全球影響甚大,但很多人仍懵然不知。
stephen king從來都很左,作為公眾人物更應搞清楚事實才發言,現在衰了又要撤回(他是影響過的寫作的人,不過這是另一回事)。而因為羅琳而發達的那堆麻瓜,則全是垃圾,一文不值。
刪除現代科技,要直接引述一個人說過甚麼,其實不難,Charlie Kirk有這麼多辯論片,又有社交帳號,我就是不明白,Stephen King自己也是公眾人物,怎麼會道聽途說?不客氣講句,說是有心抹黑Charlie Kirk也不以為過。
刪除Coldplay左,也不是問題。Taylor Swift既左也反侵,我也會聽她的歌。問題好像是,現在不是殺父仇人,為甚麼不能透過辯論瞭解彼此,反而要用上抹黑、潑污水等手法?
刪除1969年5月13日,日本全共鬥邀請知名文豪,尊皇派極右翼作家三島由紀夫,到東大駒場校區900號教室辯論。
刪除三島當時發表了《文化防衛論》與《英靈之聲》等作品,論述重建以天皇為中心的日本傳統等主張。這場辯論預期會是新左派運動中堅成員與頑固右派份子之激辯。身上藏著短刀的三島,與少數隨從赴會 (包括一年半後與他一同切腹赴死的「楯之會」成員森田必勝),台下全共鬥成員則有上千人,好些是「聽到可以痛毆三島所以前來」,是名副其實以一敵千之局。全共鬥以外,更激進的左派共產黨青年亦聲言會來鬧場,三島可是冒著生命安全來赴約。
紀錄片《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鬥》節錄了當時的辯論實況,非常珍貴。影片展示,學生並沒預期的來勢洶洶,而是相當理性。三島對任何質詢與挑戰,始終保持著很從容的態度,微笑著陳述,非但情緒智商極高,其幽默妙語更幾度令台下傳來大笑聲,絕對有棟篤笑效果,是以由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預期的騰騰殺氣,反而有點識英雄重英雄之況味。最終在誰也不能說服說之下,三島輕鬆「全身而退」。
今日美國的左翼,能容忍對立觀點與立場,自由辯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