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This Article

Print Friendly and PDF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三體3:死神永生

書名:三體3:死神永生
作者:劉慈欣
評級:★★★★★

三體2:黑暗森林書評 點撃此處

在羅輯的威懾之下,三體星人就範,與地球人合作共存於黑暗森林,危機結束。

故事主角程心,繼承羅輯擔任「執劍人」一職,繼續對三體星人作出威懾。程心知道事情之不易,但卻沒能料到,任務比她想像中的更艱鉅。

(以下內容開始透露劇情,請各位自行決定是否繼續閱讀下去。)














自掌握冬眠技術而後,故事一眾角色如大史、羅輯等人,他們所跨越的時間尺度,可達數百年之久。不過,比起《三體3:死神永生》中的程心,卻又顯得小巫見大巫了。單以程心而言,她就已橫跨危機、威懾、威懾後、廣播、掩體等太陽系的紀元,甚至之後的DX3906、六四七小宇宙都經歷過了。

雖然程心所走過的時光是如此漫長,但是,在三體事件當中,她的貢獻可能只有最初送雲天明出太空一事而矣。作為一個執劍人,她是失敗的;於曲率引擎的開發,她是一個三十五年的障礙。程心沒有幫人類在黑暗森林中爭取更好的優勢。論功業,她是一個失敗者,就像狄奧倫娜一樣。

若果歷史上沒有程心,托馬斯維德就能夠成功震懾著三體星人,甚至能帶領人類走出太陽系。托馬斯維德能英雄造時勢,程心卻只為時勢所創造出來的「英雄」。托馬斯維德是程心的鏡像,程心不敢做的,托馬斯維德都敢於去做——只因托馬斯維德捨棄了人類固有的道德價值,而程心則堅守著。要在黑暗森林中生存,程心那一套是行不通的。

現有人類的普世價值,在太空中並不管用。

劉慈欣認為,科幻文學要考慮人類的終極目標。在到達終極目標以前,人類必須要有不同的價值觀、道德觀去實現階段性的目標,一旦階段性的目標到達後,就需要有一個轉彎,透過另一套新的價值觀、道德觀,向下一個階段性目標前進。程心沒有轉彎,所以人類最終只能滅絕收場。倖存的,就只是擁抱另一套道德觀,「藍色空間」號與及「萬有引力」號的「新人類」。

「青銅時代號在得知了自己永遠流浪太空的命運後,也建立了這樣的一個集體極權社會,知道我們用了多長時間嗎?五分鐘。」(p.100)

「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里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們,當你們打算飛向太空再也不會頭時,請千萬慎重,需付出的代價比你們想像的要大得多。」(p.103)

在作者筆下,宇宙是嚴酷的、不友善的,要生存就要適應,要適應就唯有變。除了死亡外,並沒有永恆東西。

「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裡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p.341)

「從科學角度講,毀滅一詞並不準確,沒有真正毀掉甚麼,更沒有滅掉甚麼,物質總量一點不少都還在,角動量也還在,只是物質組合的方式變了變,像一副撲克牌,僅僅重洗而已……可生命是一手同花順,一洗甚麼都沒了。」(p.365)

透過人吃人,令到寶貴的蛋白質得以循環、保存,以現時的道德標準看來,是荒謬和變態的。但同樣地,人人平等的普世價值,也不容許逃亡主義的存在,那麼,人人平等的概念,算是自私還是無私?作者著此証明,道德標準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在一個時代,羅輯可以是拯救世界的救世主,卻可以在另一個時代,成為了毀滅世界的屠夫。誰能夠保證,下一個世紀,人類不能夠接受人吃人?

初讀《三體3:死神永生》時,我對劉慈欣要程心的生命橫跨這麼長的時間,十分反感。有必要這樣做嗎?在黑暗森林中,程心為人類所作的少之又少,更不停拖著人類的後腳,令人類不能進化。為甚麼要這樣的一個無能的角色,陰魂不散,穿插於人類歷史的長河?

可是,細心一想,程心是一個載體,載著現時人類的一套道德價值,去量度接下來的不同世代。當我們發現,程心的一套在黑暗森林中是行不通時,我們就應該明白,我們不轉彎、不讓步,就不能在歷史的曲線中前進。

對於「善」的定義,我們都無從確定,人類是否太過悲哀了嗎?

故事去到結尾,就連三維,甚至整個宇宙都要滅亡了。程心再一次恪守我們的道德,無私地將小宇宙的物質歸還給大宇宙。在黑暗森林中,回歸運動必然失敗,不過,我卻看見了一個契機,因為歷史已出現曲線,文明又到了轉彎的時候了。

我絕對支持程心的最後決定,也衷心希望她能成功。不過,最終的結局是怎樣,似乎超出了我們,甚至是作者的預見之外了。





相關資料:
書名:三體3:死神永生
作者:劉慈欣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科幻推進實驗室
出版日:2011年07月10日
ISBN:978-9-8612-0891-6

《用科幻的眼睛看現實》(劉慈欣2011香港書展講座)
三體1:瘋狂年代書評 點擊此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