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卡普斯(Decapus)善於操縱幻象 |
Translate This Article
2025年7月6日星期日
2025年6月2日星期一
黑鏡第七季
《黑鏡》一直以來保持很高的水準,在於沒粗製濫造。最誇張時,一季可能要等上四年,但從觀賞後的衝擊度,大家都同意,這等待是值得的。第七季《黑鏡》,也似乎拋下一些包袱,予我一種「中興」之感覺。
《黑鏡》最大包袱,在於其「使命感」。每一集看完都很沉重。那種對科技的批判,已經成為《黑鏡》生招牌。偏偏所批判的科技,都已經逼到很埋身,人類已經撞過去,無論如何都躲不過了。其無力感實在令我吃不消。
第七季似乎令人放下一些。
《憶錄集》(Eulogy)是整季中最舒服的。與第一季《你的全部人生經歷》(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不一樣,主角沒用科技來捉姦,反而用來彌補人生遺憾。當人類透過科技,把記憶力強化,也不一定要放大猜忌和痛苦,亦可選擇把傷口撫平,並將美好回憶與人分享。科技本來就是兩面刃,好與壞往往存乎於使用者。過去《黑鏡》多反映人性惡劣一面,《憶錄集》今次放底批判包袱,觀眾多了喘息空間,自然獲得較佳評價。
利用科技獲取人生勝利的,在第七季,還有《黑色野獸》(Bête Noire)和《聯邦星艦卡里斯特:深入無際》(USS Callister : Into Infinity)。可惜前者太過兒戲(使人覺得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後者借用了我喜愛的《星空奇遇記》(Star Trek)為題材卻拍到兩頭唔到岸,所以沒能觸動我。
受到反DEI浪潮影響,《白日夢飯店》(Hotel Reverie)在我心目中,未能獲得好印象,雖然故事浪漫,與第三季的《聖朱尼佩洛》(San Junipero)不相伯仲。但當後者評分正在下跌時,前者也不會有甚麼好下場。搞到咁樣,左膠應該要俾D掌聲自己。
《凡夫俗女》(Common People)不過不失。我不認同此故事原因,在於編劇懶惰。那個「基本服務」計劃,突然加進甚麼廣告,而事前用戶竟毫不知情、毫無反抗餘地(wtf)……如果可以加進一小段情節,說明冗長的條款中有不利用戶的細則,那麼故事就有說服力得多。
《玩物》(Plaything)是我本季第二喜歡的。首先它連動了《潘達斯奈基》(Bandersnatch),其次Peter Capaldi飾演的Cameron Walker太有魅力,完全將審問人玩弄於股掌之上。一個二維碼就翻手為雲,也太型了吧!
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
2025年5月15日星期四
彭定康《香港日記》之我讀(二)
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彭定康《香港日記》之我讀(一)
![]() |
香港日記 The Hong Kong Diaries |
講到香港,一定講一國兩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假如有日,中國武力統一台灣,就証據確鑿呢個政治實驗失敗。除非痴線佬,否則冇理由會捨易取難。要動刀動槍,一定係台灣人睇到香港下場,唔接受一國兩制。所以,一國兩制是否成功,最客觀既標準,一定係睇中國是否武力統一台灣。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不存在的罪人(Verity)
土地問題,唯有向電子書進發。《不存在的罪人》(Verity)(英文版)就是我在亞馬遜以US$1買回來。價錢不一定是我的考慮,但我確實更敢於嘗試陌生作者,而不用再考慮空間或環保。
是我孤陋寡聞。書讀完了,才敢Google一下作者Colleen Hoover。她的書都暢銷10年了,還出售了版權拍電影,Anne Hathaway將會飾演Verity Crawford,預定2026年5月搬上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