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凶間》(Inception)在暑假檔期得到很大的迴響,成為了話題之作,有些朋友甚至跑進影院看了兩三次的,鋒頭一時無兩。本來這篇影評我是打算不寫的,避免得罪喜愛此戲的朋友,但身邊實在太多相熟都追問我對《潛行凶間》的看法,我心想,上映至今都已經隔了好一段時間,或許大家都可以冷靜下來,耐心地聽聽我的看法吧?於是,我就開始寫了。
對於Christopher Nolan,我是抱有相當大的期望的。我還記得十年前觀看《凶心人》(Memento)那份震撼,之後便向周遭的朋友推介Christopher Nolan這位創作人。所以大家不用懷疑我對導演的認識,因為我在十年前便已在看他的作品。當知道Nolan有新作推出,之前的一個月便開始向身邊朋友說我對它有很大的期望云云,而我也在上映的第三天去看了,結果卻是帶著失望離開影院:「Nolan今次怎麼會拍得這麼平平無奇啊?」奇怪得很,四周反而開始對此片讚不絕口,而網上也熱烈討論著此片的種種。
朋友問我好不好看,令我感到十分為難。因為這種「有深度的」科幻片,通常我都會讚不絕口的,但偏偏今次我又要與主流意見背道而馳,我應該怎向大家解釋好?我留意了網上的一些意見,大多是環繞陀螺是轉是停、主角身在第幾層、他的妻子才回到了現實等題目。於是我明白了為甚麼我又要與主流意見背道而馳了。只因香港的觀眾再次捉錯用神,顯得他們對科幻片認識的不足和蒼白。
(以下內容開始透露劇情,請各位自行決定是否繼續閱讀下去。)
[未至革命性的水平]
看過《潛行凶間》的朋友,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看得一頭霧水,完全不明所以,成套戲混亂得不知在說甚麼。第二個層次是看得津津樂道,瞭解了片中的情節而又想追究更細微的細節。第三層次是看得索然無味,雖然都明白片中的種種,但就看不出癮來。
對一般的香港觀眾來說,恭喜你們由第一層次進入了第二層。這是很難得的,因為大部份的香港人都不喜歡看科幻片,只喜歡看「掌門人」啊、或是黃金時段的師奶劇集啊等的。今次大家肯動腦筋去看一套片,真的是很難能可貴的,請大家繼續努力下去,繼續做一個會用腦的觀眾。
不過,我想告訴大家,《潛行凶間》雖然是一套好的電影,但也未算是一套非常好的電影(更未達至如坊間所言般的革命性)。
早在二千三百年前,莊周已經夢蝶。中國人有句老話:「耳聽是虛,眼見為實。」這些真真假假的疑問,對中國人來說應該不是甚麼新鮮事兒。要是說《潛行凶間》的意念有革命性,但其實還未及我國的莊子。本來嘛,同一個舊意念,只要能處理得好,仍可以創出新猷,不過在我的眼中,《潛行凶間》只是在一些抽象的概念上,加上一些沒多大用途的「遊戲規則」,藉此湊成了一隊職業特工隊,吵吵鬧鬧的在別人的夢中(腦中)幹了一齣動作片,僅此而已。
[同類電影清單]
當然,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這種虛虛實實,變幻莫測的話,我還是很樂意向你誠意推介更多的這類電影,讓你再進深點走進科幻這個廣闊的世界裡。一個隨手列舉的清單如下:
《不赦島》(Shutter Island, 2010)
《再生號》(Written By, 2009)
《月劫餘生》(Moon, 2009)
《無姓之人》(Mr. Nobody, 2009)
《撕裂記憶體》(The Lazarus Project, 2008)
《天眼救未來》(Next, 2007)
《世紀毒殺網絡》(A Scanner Darkly, 2006)
《死亡魔法》(The Prestige, 2006)
《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 2002)
《何必偏偏玩謝我》(Adaptation, 2002)
《魂離情外天》(Vanilla Sky, 2001)
《移魂追兇》(The Cell, 2000)
《凶心人》(Memento, 2000)
《廿二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 1999)
《十三度凶間》(The Thirteenth Floor, 1999)
《心理遊戲》(The Game, 1999)
《移魂都市》(Dark City, 1998)
《真人騷》(The Truman Show, 1998)
《感官遊戲》(eXistenZ, 1997)
《睜開你雙眼》(Abre Los Ojos, 1997)
《宇宙威龍》(Total Recall, 1990)
《2020》(Blade Runner, 1982)
The Twilight Zone: Dreams for Sale (S1E02, 1985)
Star Trek: The Big Goodbye (TNG:S1E12, 1988)
Star Trek: Inner Light (TNG:S5E25, 1992)
Star Trek: Ship in a Bottle (TNG:S6E12, 1993)
Star Trek: Distant Voices (DS9:S3E18, 1995)
Star Trek: Projections (VOY:S2E03, 1995)
Star Trek: Far Beyond the Stars (DS9:S6E13, 1998)
Star Trek: Extreme Measures (DS9:S7E23, 1999)
上面這些電影,大家看了多少部?有些熱愛電影的朋友,在看了《潛行凶間》後,也會建議看看《不赦島》。但我說,單看《不赦島》還不足夠,至少要看過清單上70%的電影,才顯得出《潛行凶間》所玩的IDEA,真的不算很「破天荒」。說《潛行凶間》意念新奇的,未免對科幻電影認識得太少了。
回看清單,香港有位創作人叫韋家輝的,近期都拍過一套疑幻似真的《再生號》,一點也沒有失禮香港。但香港有多少人去看過,或者當時彈到《再生號》一文不值,到《潛行凶間》卻拍爛手叫好的?這個答案,大家比較兩片票房便心知肚明。
經過《蝙蝠俠:黑夜之神》後,大部份香港人都終於認識到Nolan的才華了,但到《潛行凶間》時又是否過份地吹捧了他?當大家看到清單上有不少Nolan的電影時,又是否發現真正的大師,其實好應該是Philip K. Dick才對?
[真假虛實]
清單內的電影,其實都有同一個主題:「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是真的嗎?」引申開去,問題會越來越多,例如:我是真的嗎?我真的是人嗎?我的記憶是可靠的嗎?我正在幻覺當中?我精神有問題嗎?我在夢中嗎?說句抽象些,這些電影都是對自我的一種否定(或懷疑)。大家會開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自己是誰、自我的存在等問題。有些電影中的主角,因緣際會,更考慮到未來的自己是否一個死數,抑或是某種自我否定(例:未來的自己,算不算是自己?)。
當一個人否定自己的存在時,其實比碰到甚麼妖魔鬼怪都還要可怕。懷疑自己在夢裡,於是自毀。懷疑未來的自己,或是過去的自己,等於一個人只有「當下此刻」。懷疑周遭的一切都是幻覺,等於精神失常。這些種種,都表示人類不單只在肉體,甚至在精神都很脆弱,不堪一擊。當人們再也分不到甚麼是真、甚麼是假,甚至連「自己是人」這一點都質疑時,到底自己會變成甚麼?還剩下甚麼?
[回到潛行凶間]
比起從虛與實的角度去思考自我,陀螺有否停下,或是角色停在哪一層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導演本身就沒有意思給大家一個固定的結局,所以觀眾的爭論根本是無謂。明明是一個Open Ending,卻硬要將放映機關掉的「卡」一聲說成是陀螺倒地,就簡直是將「己之白痴,加之於人」。
《潛行凶間》最值得探討的地方,其實應該是主角對自我的救贖。主角最大的敵人,不是Robert Fischer,而是自己的心魔。他一直認為是自己害死了妻子,心存內疚,所以每次入夢時,妻子的亡魂總會出來搞局,逼使Dom Cobb「留下來白頭偕老」。至劇終,無論陀螺有沒有停下來,一首Edith Piaf的Je Ne Regrette Rien(No, I regret Nothing)就說明了Dom Cobb已擺脫心魔,重新振作起來了。對比《不赦島》的主角Teddy Daniels,他同樣對妻子心存內疚;但不如Dom Cobb,他仍然未能放下:「Which one be worse? To Live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man?」他選擇了後者去懲罰自己。
[結語]
總括來說,《潛行凶間》在處理「真假虛實」之上,並沒有比前作來得特出。設下了一堆夢境的「規則」又沒有好好運用,淪為一套普通的動作片。大部份的香港觀眾,平常少留意科幻電影,看電影時又不肯動動腦筋,所以才錯將《潛行凶間》視為驚世大作,同時又捉錯用神,無謂地為一個Open Ending而爭拗。
[附圖]
一些多此一舉的劇情解釋圖,越解釋越複雜
網友指出《潛行凶間》不合理的地方
相關資料:
潛行凶間 (Inception)
級別:IIB (主張用自殺破幻覺的電影才IIB級,我真是為被列為III級的勁揪俠不值)
導演:Christopher Nolan
編劇:Christopher Nolan
主演:Leonardo DiCaprio, Joseph Gordon-Levitt, Ellen Page, Tom Hardy, Ken Watanabe
片長:148分鐘
日期:24-July-2010
官網:http://inceptionmovie.warnerbros.com/
http://wwws.hk.warnerbros.com/inception/
講夢,對我黎講,大隻佬套《宇宙威龍》堪稱經典!
回覆刪除至於《潛行凶間》,小弟尚未睇,或者要等出碟後再下評語。
《宇宙威龍》好看!而且也是改編自Philip K Dick的作品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