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This Article

Print Friendly and PDF

2011年3月2日星期三

政治謬論2: 財政預算案2011 - 2012


老實說,在很大的程度下,我都希望避免在自己的部落格分析政治,免得開罪了一些朋友,令他們漸行漸遠。但有時看見一些全無邏輯的偉論在網上發表時,自己的分析能力少不免便會自行「Kick-in」,要花上好一會才按捺回應的衝動。

或許以後這樣處理吧……我無心,也無意去激怒不同意見的朋友,但人各自有不同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尊重彼此間的不同吧?既然這是我的部落格,我應該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假若我的想法與你不幸相反,也希望你多多包涵。



[謬論:成日拗來拗去,你班人好煩!]

首先,這不是「拗來拗去」,這是「討論公共政策」。社會上,有各式各樣的階層,而當某些階層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就會有人提出檢討。比如:女性沒有投票權、殘疾人士受歧視等,都需要有人提出問題,讓政府和市民檢討,社會才能夠進步。

沒錯,這個過程的確是很煩的,因為一開始社會沒有一定共識,所以你必被雙方的論點搞得頭昏腦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咁煩,大家一定唔多想理。但是,透過參與這一個過程,你判斷是非的能力會開始進步,而社會也有機會變得更文明、更公義。這與讀書學習有一些相似,過程痛苦,但會獲益良多。

關心社會問題,有助扶持弱勢社群。今天,某些社會問題可能與你沒直接關係,但當某日你發現自己成為了弱勢社群(如自己的房屋被強行拍賣、受到不公平的對待等),到時就發覺自己關心社會已經太遲了。

[謬論:成日拗來拗去,但乜野都冇做過!]

「討論公共政策」本身就有自己的價值。透過討論,比較論點,社會才能找出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拗來拗去」是有用的。

當然,可能你並不滿足於討論,那可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因為閣下可以作出行動,令這個社會更加美好。你可以遊行、示威、公民抗命、參加政黨、監察政府、發表文章……如果你不打算做些甚麼,就根本沒資格話其他人「得過嘈字」了。

不得不提,議員的責任是監察政府、討論公共政策。他們不是政府官員,本身並沒有行政的職權,所以只能盡力為市民發聲,與及想辦法引起公眾關注社會問題。怪責議員之前,務必先明白這一點。

[謬論:個財政預算做成點,你班人都會嘈架啦!]

這是一個假設性的評論。你又知我一定會嘈?如果財政預算是合理的話,我為甚麼要嘈?一個好的財政預算是甚麼?無非是資源得到合理的運用和分配,協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當一個財政預算案,用99億來寬免全年差餉、用19億來代繳兩個月公屋租金,你就很易發現有樓人仕受惠最大,公屋居民只有很少的受惠,沒錢買樓又未能輪候到公屋的人則全無幫助。

照顧老人家呢?10億元用作長者醫療券、2億元用作增加安老院宿位。比較整個預算支出,12億已是所有老人家得到的幫助了。政府不解燃眉之急,卻撥了70億去「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發展體育。這是甚麼的一份預算?

[謬論:政府理財審慎嘛!]

以人均作計算,香港的財政儲備是荒謬地多,位列全球之首。根據政府統計數字,上年的結餘為5915億,以每年開支為3000億來說,這個政府,可以在零收入的情況下運作兩年。假設政府留起一年儲備,將餘下的(約3000億)平均分配給每個香港人(約七百萬人),每人均可得到4萬多元。以4萬元作一個粗略比較,看看你受惠了多少。

引用雷鼎鳴教授的話,這種儲備,好比帶頭盔出街。其過份審慎之程度,也是全球沒一個政府所有的。

[謬論:派錢會影響通漲,到時仲衰!]

香港的通漲,主要由高地價政策、聯繫匯率,以及輸入性通漲所造成。在面對中國這樣大的一個經濟體系,240億($6000 MPF)根本是無關痛癢。想像一下,中國有多少錢?看看中資公司每次來港集資都二、三千億就明白了。

所以,將240憶直接派往市民手上,根本不會刺激通漲。

[謬論:你都冇納六千蚊稅,依家俾六千蚊MPF你,仲想點?]

香港的高地價政策,其實也吸收了你不少的金錢。細想一下,高地價增加了政府收入的同時,地主就會將租金提高,商戶因此會將商品價錢提高,而你就會用高昂的價格買入商品。

故此,雖然你沒有交六千元的稅款,不過你的金錢也會依循這一條消費鏈,到了政府的手上。所以,就算我沒納稅,只要我有消費,政府還是抽走了我的錢。

若要說給了$6000 MPF我,倒不如說給了2.4億基金公司。因為我不知道到時有沒有命享,也不知道這$6000被蠶食剩下多少。

[我的見解]

把錢儲在政府庫房,市民就不能使用,社會的財富效應就大大削弱。更糟的,是政府本身不是有效率的機器。把錢由政府的手使用出去,往往是用得最不精明的。如果我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我可以選擇消費,喝多幾盒牛奶、多吃有營養的食物、結婚、生孩子……現在不能了,因為政府將我的錢都扣在庫房,準備舉辦亞運、興建一條沒人會搭的高鐵、捍衛一個引發通漲的聯繫匯率……

最合乎社會公義的做法,就是利用政府的儲備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其次是公平地還富於民。窮人不會受惠於iBond(因為沒有閒錢買),不會受惠於免差餉(因為沒樓)、不會受惠於退稅(因為入息太低而不入稅網)、不會受惠於增加免稅額(因為入息太低)。每位有香港身份証的十二歲以上公民,均一獲得六千元現金,是最公平而又簡單的做法。

我不需要政府教我怎去運用金錢、我不需要政府規定我炒基金、我不需要政府搞一大堆文件出來要我申請、我不需要政府花60%在Admin Cost上的津貼。我只需要政府你直接回水(現金)。

資料來源:
http://www.budget.gov.hk/2011/chi/highlight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