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This Article

Print Friendly and PDF

2010年8月4日星期三

食夢者的玻璃書

書名:食夢者的玻璃書 (The Glass Books of the Dream Eaters)
作者:高登.達奎斯 (Gordon Dahlquist)
評級:★☆☆☆☆


單看書名,還不知這是一本關於甚麼的書。原來,故事中有一種藍色玻璃可以吸收記憶,並在之後供人閱讀;而食夢者則是擁有這種煉金知識的陰謀組織。如果要將本書歸類,大概算設定在蒸氣叛客(Steampunk)時代的暗黑奇幻(Dark Fantasy)吧?

糟糕了!一口氣用了兩個很古怪的專字Steampunk和Dark Fantasy,而且要解釋其意相當麻煩。麻煩讀者上網自行找找詳細意思。簡單來說,是存在空想科學的維多利亞女皇時代,有三個主角意外被牽涉入一樁歐洲的大陰謀,而且有很多不適合兒童情節,需家長指引。

成人情節包括很多性與暴力的場面,更重要的,是人性的醜惡、一層又一層的計算、一幕又一幕的笑裡藏刀。

我不會向大家推薦本書,無謂浪費寶貴光陰。壞人的陰謀組織相當白痴可笑,作者沒來由的妄想難以令讀者信服。就是想將之當為一本情色小說看的價值也沒有,因為作者實在是個偽君子,只敢在擦火邊緣遊走。

雖然我對本書的評價不高,可是作者採用的手法還是有可取之處。他運用角色的視點去進行描述,而由於角色本身不可能全知,所以讀者會與主角一樣,陷入事件的迷陣當中。稍有優勢的,是主角有三位,讀者有三個視點而主角只有一個視點。但這卻不代表讀者是全知,因為三個主角訊息並不互通,所以單看一人胡裡胡塗的視點,讀者也還需要融會其他視點才能較明白事件的來龍去脈。

這樣的寫法,去到作者手上便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作者本身囉囉嗦嗦得很,同一個事件由三個主角各自表述一次,全書就變得很累贅,情節變得很不明快。八百頁的篇幅才寫了兩天發生的事,作者也太過鉅細無遺了。如果他能將描述精簡化,我肯定故事會好看得多。

故事中的三個主角:繆天施、殺手小張、史文生醫生分別因為各自的原因牽涉入玻璃書的陰謀中。陰謀組織透過吸取他人的記憶、將之分發,從而建立了一個邪教。主角三人各自追查,由不認識變成戰友,越益發現這個組織的危險,遠遠超過他們的想像。

(以下內容開始透露劇情,請各位自行決定是否繼續閱讀下去。)














我討厭這本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作者是個欠缺Common Sense的人。寫作手法是夠有趣,但情節卻非常荒謬。一個陰謀組織,靠紀錄情色錄像去策動國際陰謀?即是等於靠拍鹹片去統治地球一樣可笑。有可能嗎?如果可能,專發放鹹片的網友Nike一早已做了地球大總統了!

作者很努力的將睇鹹片的禍害,延伸至上癮,甚至是性格改造;單憑這薄弱的理由,就寫成是一齣國際大陰謀,莫非是想派多些殺必死,討好讀者?但無奈作者要做君子,明明想做一味鹹的菜又不肯灑鹽花——女的接受改造就要穿薄絲,但一到性場面就過場跳走。沒有做愛的情色小說?太高了,我捉摸不到!

一個廿到尾的港女,讓她當主角原來是想製造多點「清涼場面」。表面是醫生的間諜,有畏高都不止,望到穿得少的女配角就立時有生理反應……這算是那門子的小說?比較討好的就只有小張教主,眼看他又弱視、又沒嗅覺,中途還要吸入大量玻璃粉,變成玻璃肺,也要拖著接近報廢的身體打下去,實在有冷硬偵探的風骨。

不過說到底,始終是作者沒Sense的問題。三個互不認識的人,怎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性命互相交託?他們連陰謀組織在做甚麼都不知道,就要和敵人拼命?繆天施因為被未婚夫拋棄就去對抗陰謀組織?小張只為了一個不相熟的妓女?實在是抓破頭也想不通。

除非悶到失心瘋,否則下一本續集是不會看的了。

相關資料:
書名:食夢者的玻璃書 (The Glass Books of the Dream Eaters)
作者:高登.達奎斯 (Gordon Dahlquist)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2010.03.29
ISBN:978-957-33-2639-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